武汉恩施菜,菌香四溢的天花板,时鲜枞树菌挑战云南菌子甲天下,食菌禁忌需谨记——“见小

恩施 更新于:2025-07-03 02:36
  • 你还是不懂我的意思
    武汉恩施菜的天花板,时鲜的枞树菌
     
    广为人知的是,云南菌子甲天下。食菌不当者,有“见小人”的中毒情况发生,大有“庄周梦蝶”的恍若隔世感。曾有一张吃货“自我投毒”地图,食物中毒比例最高者,就在云南,这与人们喜食菌子密不可分。
     
    前几年,片哥总喜欢从和菜头处订一批云南的鸡枞菌,用油浸的,在喝鸡汤或炒饭煮粥时,喜欢拿出来炫技一番,引发大家讶异。这几年,不用远赴云南,在武汉就可吃到种类多样的菌子。比如,在风很大的一坐一忘,我们可吃到种类非常齐全的菌子,如见手青、青头菌、谷熟菌、老人头菌(长寿菌)、黄濑头菌、鸡油菌、鸡枞菌等等。
     
    其实,除了彩云之南,我们湖北恩施也是菌子的集中地。最有名的是枞树菌。5月,是枞树菌刚出来的季节,价格较昂贵,四五十元一斤。等到七月,菌子大量上市,可便宜到二十元左右。届时一条街都是卖菌子的,售卖者多有“无事小神仙”的大爷大妈,他们趿拉着拖鞋,兜售顾客,“要不要,要不要”。顾客呢,也精明得很,货比三家,双方讨价还价,最后摊主用那种老式的杆秤一称,双方成交。
     
    集市上的菌子,是从山里捡过来的,用小塑料袋子分装着,细小的菌子贵,钮扣状的最好吃,像待字闺中的少女,亭亭玉立,将开未开;大的伞状的便宜,人老珠黄,岁月斑斑,回首尽是坎坷人生路。
     
    菌子,一定要吃最新鲜的,用经年熏制的腊肉、五花肉片子同烧,做成菌子锅。菌子本身是没有味道的,用五花肉的油脂、腊肉的腊香来“攻”,这种霸道的香气沁入菌子,后者顿时有了灵魂,那才叫一个好吃。
     
    东湖硒悦酒楼,前身是石牌岭的恩施电网汉办餐厅,在武汉深耕恩施菜近三十年,秉持不时不食、地道恩施烹饪的理念。我们吃货圈子誉之为武汉恩施菜的天花板。但凡有外地客人来汉,想尝试特色湖北菜,我必推荐此处。而且,早在纸媒时代,《孤独星球》中文版湖北篇、《大武汉》杂志推出的美食指南红宝石,均将汉办餐厅列入必吃之地。
     
    清明天气,我们尝试了土家社饭,大家从迅哥儿的“社戏”谈到古代帝王的祭祀社稷,饮一杯土家苞谷酒,胸中荡起一种激昂的家国情怀。胡大姐告诉我们,在恩施,人们将鲜嫩的社蒿(香蒿、青蒿)采撷回家,洗净剁碎,揉尽苦水,焙干,然后与野蒜(胡葱)、地米菜、腊豆干、腊肉干等辅料掺合糯米蒸或焖制而成。
     
    我们在餐厅吃的是一种精致版的社饭,小巧玲珑,一人一份。清代《潭阳竹枝词》曰:“五戊经过春日长,治聋酒好漫沽长。万家年后炊烟起,白米青蒿社饭香。”这便是土家人“过社”的真实写照。
     
    胡大姐回忆,蔡澜先生第一次武汉行就来过他家,当时蔡澜先生对社饭评价甚高,吃了一小碗后问,“可以打包吗?”眼见食神肯定,胡大姐让服务员装了一大盒。蔡澜说,多了吧。胡大姐道:“这个季节我们恩施人家家户户送完自家的,吃不完别家的。每年社饭都会乘飞机火车走向各地,抚慰游子思乡的味蕾。放进冰箱冻起来,每次舀一点慢慢炒,越炒越香,会吃上瘾的!”
     
    社饭,我们赶了个尾巴,分别之后,胡大姐,“等到枞树菌过来,大家再尝鲜……”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!前几天,我们吃到了最时鲜的枞树菌,用土五花肉来烧,加了番茄、青椒等,风味更佳。
     
    主理人胡大姐告诉我,其它的菌子一般都可以人工培育和干制,枞树菌不仅人工不能培育,还不能干制,储存也难,必须要趁着新鲜期,赶紧享用。像这次冷链发来,只有两天的保鲜期。良辰美景奈何天,好菌子一定不可辜负呢!否则鲜味稍纵即逝!
     
    小聚这一天,除了我们每次来必点的酸爽开胃老鸭汤外,还有敦煌同学寄送来当地名产李广杏。“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”以前,我吃杏子,都是那种放到成熟的很软烂,果肉可剥离杏子核的。同学提醒我,带一点硬度的最佳,酸甜口,你试试。我和朋友一起分享,结果好吃到停不下来,她一口气吃了十几个,这远远超标的吃法,要人可成功瘦身……
     
    6月27日,蔡澜先生仙逝。和胡大姐谈起,她翻出旧文,那是她记录蔡澜先生来餐厅的情景。不觉感慨,一晃很多年,悄然而去了。
     
    明月夜,清风吹,我想起了那位千年前的李将军,想起了潇洒而去的蔡先生。(舒怀)#我在晒家乡##分享城市新鲜事#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