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副高教师打卡钓鱼照领工资”现象引爆焦虑,职称年限与实绩脱钩,四川达州、湖北恩施两地

恩施 更新于:2025-08-16 02:27
  • 泰平杨
    高教师打卡钓鱼照领工资”刷屏,引爆职称年限与实绩脱钩的集体焦虑。

    四川达州、湖北恩施两地样本把矛盾推到聚光灯下:30%公用经费被截留,68名生活老师月薪三千仍招不满,课时量被晾在一边,职称成了“退休预发券”。

    原因并不神秘——评价体系单看年限,财政链条层层过手,学校把“熬资历”当稳收益,教师自然把“少上课”当理性选择。

    改革已动。

    教育部新文件把课堂效果、学生反馈拉进考核;省级直拨经费、县级统筹生活老师编制已在五省试点。

    逻辑清晰:把“教了多少”与“拿多少”捆在一起,把“钱从哪来”与“花在谁身上”钉在一起。

    教师想晋升,得回到讲台;学校想保经费,得先保课堂。

    制度齿轮开始转动,关键在刻度是否精准。

    课时量怎么量化?

    偏远地区补贴如何不变成新“津贴洼地”?

    读者觉得,下一步该先动考核表,还是先动钱袋子?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