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施,武陵山区“十”字铁路枢纽崛起,安恩张、恩黔铁路助力拼图鄂西南发展新篇章

恩施 更新于:2025-05-16 01:50
  • 黄泉之方舟
    恩施:武陵山区“十”字铁路枢纽崛起,安恩张、恩黔铁路成关键拼图
    地处鄂西南武陵山区的恩施州,正以铁路建设为笔,绘制区域交通新蓝图。作为武陵山区唯一拥有“十”字型铁路骨架的城市,恩施在既有路网基础上,正全力推进安恩张铁路与恩黔铁路等规划,向“武陵山区铁路枢纽”目标迈进。
    一、现有路网:“米”字骨架初成型,多线跨局联全国
    恩施州已建成4条铁路干线,形成覆盖9座车站的交通网络:
    - 普速干线:
    - 宜万铁路(设计时速120-160km/h):串联野三关、恩施、利川等站,打通鄂西南至重庆通道;
    - 黔张常铁路(设计时速200km/h):设咸丰、来凤站,连接湘西与鄂西。
    - 高铁通道:
    - 渝利铁路(设计时速200km/h):凉雾站接入沪汉蓉快速通道;
    - 郑渝高铁(设计时速250-350km/h):巴东站纳入全国“八纵八横”高铁网。
    - 跨局特点:境内车站分属武汉、广州、成都三局管辖,凸显区域交通衔接的重要性。
    二、在建项目:渝宜高铁补南北空白,2030年织密“十字网”
    渝宜高铁(宜昌北—长寿北)正在加速建设,预计2030年底通车:
    - 关键作用:填补恩施州南北向高铁空白,与既有东西向线路(如郑渝高铁)形成“十字型”高铁骨架,州内通勤效率提升超50%;
    - 站点辐射:未来或新增鹤峰等站点,带动武陵山区旅游资源与外界高效连接。
    三、规划线路:安恩张、恩黔铁路成枢纽升级“胜负手”
    1. 安恩张铁路:纵贯南北,填补国家通道空白
    - 定位:拟纳入国家“十五五”规划,2026年启动预可研,设计为纵向干线;
    - 走向:北起陕西安康,经恩施至湖南张家界,全长约500公里;
    - 意义:
    - 填补包海通道与呼南通道间路网空白,惠及鄂渝湘陕四省119万沿线居民;
    - 打通恩施至西安、张家界的直连通道,助力武陵山区融入全国高铁循环。
    2. 恩黔铁路:横贯东西,夯实区域联通基础
    - 规划:全长约300公里,设计时速120km/h,已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;
    - 作用:西起重庆黔江,东至恩施,强化鄂渝边区交通联系,为沿线农产品出山、旅游引流提供低成本运输通道。
    3. 两条高铁支线:拓展南北、东南新通道
    - 利川至万州高铁:东接沪渝蓉高铁利川站,西连西渝高铁万州北站,构建恩施南北高铁核心段,正争取纳入国家“十五五”规划;
    - 鹤峰至张家界高铁:北起沪渝蓉高铁鹤峰站,南连张吉怀高铁张家界西站,形成鄂西至湘西的“旅游黄金线”,2024年启动预可研。
    四、枢纽价值:从“山区末梢”到“武陵中心”的跃迁
    - 旅游赋能:若安恩张、恩黔铁路落地,恩施将形成“高铁+景区”闭环——腾龙洞、神农溪等景点可通过利万高铁对接重庆,鹤张高铁直连张家界武陵源,打造“大武陵旅游圈”;
    - 经济激活:南北干线带动茶叶、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快速流通,东西线路助力承接成渝、长株潭产业转移;
    - 战略地位:作为鄂渝湘陕四省交界唯一“十”字铁路节点,恩施有望成为中西部联通的区域性客货枢纽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