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新知社:29岁年轻小伙不明原因腹泻,一年内爆瘦至67斤,最终确诊为克罗恩病近日,湖北

恩施 更新于:2025-05-19 01:40
  • WHP0120
    29岁年轻小伙不明原因腹泻,一年内爆瘦至67斤,最终确诊为克罗恩病

    近日,湖北恩施一名29岁男子因不明原因腹泻一年暴瘦至67斤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。患者小陈(化名)三年前开始出现腹痛、腹泻症状,每日腹泻次数从四五次逐渐增至十多次,多地医院初诊为“肠炎”,但治疗无效。最终因突发肠穿孔,经详细检查确诊为克罗恩病。这一案例再次将这种被称为“不死的癌症”的疾病推入公众视野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,可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,但多见于回肠末端和结肠。其特点是反复发作的透壁性炎症,可能导致肠梗阻、瘘管、脓肿等严重并发症。尽管不直接致命,但患者常因消化吸收障碍、营养不良、反复手术等问题饱受折磨,生活质量显著下降,故被称为“不死的癌症”。
    克罗恩病早期症状与肠道感染相似,如腹痛、腹泻、体重下降等。但普通肠炎经抗感染治疗可缓解,而克罗恩病症状会反复发作,甚至逐渐加重。小陈的案例即反映了这一特点:初期多次误诊为肠炎,常规胃肠镜检查(仅覆盖大肠)亦未发现异常,最终需通过小肠镜等专项检查确诊。此外,该病可能伴随口腔溃疡、关节炎、皮肤红斑等肠外表现,进一步增加诊断难度。
    目前克罗恩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,研究认为与遗传、免疫异常、肠道菌群失调、环境因素(如吸烟、高脂饮食)等多重机制相关。数据显示,经济发达地区、非体力劳动人群及偏好西式快餐者发病率更高,因此也被称为“富贵病”。吸烟者发病风险较非吸烟者高2倍,且会加重病情。
    克罗恩病尚无根治方法,但通过药物、营养支持及手术可控制病情。轻症患者常用水杨酸类药物(如美沙拉嗪)或局部灌肠治疗;中重度患者需联合激素、免疫抑制剂(如硫唑嘌呤)或生物制剂(如英夫利昔单抗)以抑制过度免疫反应。若出现肠梗阻、穿孔等并发症,则需手术切除病变肠段,但术后复发率高达50%以上,需长期药物维持。
    患者确诊后需严格戒烟、保持规律作息,并采用高蛋白低脂饮食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。定期复查、遵医嘱用药至关重要,擅自停药或滥用偏方可能导致病情恶化。此外,心理调适也不容忽视,焦虑和压力可能诱发疾病活动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